尼克·凯夫的软雕塑:编织与舞动的艺术

作者:边界人城 时间:2016-08-18 08:27 栏目: 编织资讯 - 世界手工新闻 阅读:19358

792147486374028793.jpg

尼克·凯夫 音符套装 综合材料


软雕塑是雕塑艺术中的一个分支,它不再以传统雕塑的庄严永恒为主要特征。艺术家多使用诸如棉、麻、丝、毛皮、化纤等软质材料进行创作实验,常用手法有剪裁、缝制、填充、拼接等手工劳作方式。美国著名的雕塑家尼克·凯夫(Nick Cave)就是软雕塑艺术家中的杰出代表,他结合装置、录像、行为等媒介方式,创作了以“音符套装”为主线的、隐喻性的软雕塑作品


1471508336.57b56f709d518,w_600.jpg

1471508336.57b56f70bb271,w_600.jpg

207485470985893894.jpg

尼克·凯夫1959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生活、工作在芝加哥。

他擅长于融合不同民族传统文化来进行艺术创作,在迷恋于时尚文化的同时也陶醉于远古艺术,涉及的学科领域范围广泛、深入。

他凭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结合以往舞蹈的技术与经验,打造出介于原始艺术与时尚艺术之间的色彩与形态。

凯夫将人体的形态美和舞蹈的动感融入于创作中,以奇特别致与古朴自然的符号强化了雕塑的视觉效果与内涵。

在作品中被装饰的身体不再是人体本身,而是一种携带和移动的雕塑载体,一种艺术表达的媒介。

受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和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影响,凯夫善于在普通布料与综合材料中,探寻具有历史与时代感的全新理念与艺术样式。凯夫的前经纪人杰克·史恩曼(Jack Shainman)最近在接受新闻采访时称“凯夫在艺术界就像一名摇滚歌星”。

1471508377.57b56f998dc6c,w_600.jpg

1471508377.57b56f99a667b,w_600.jpg

1992年的一天,凯夫在芝加哥格兰特公园散步,望着败落的枯树枝的情景,一种被抛弃的孤独感油然而生,不禁使他想起1991年发生的黑人罗德尼·金(Rodney King)被警察殴打,最终警察胜诉的历史事件。

凯夫将树枝钻洞串连起来,制作成可以穿戴的服装,树枝覆盖着身体,如同盔甲,运动的过程中发出沙沙的声响。艺术家通过材料建构、声音与舞蹈表演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对种族矛盾再思考与平等愿望的共鸣,所营造的气氛与历史的叙事场景相吻合。

纽约杰克·史恩曼画廊于展出当季,以7.5万美元的高价出售了这件作品。


1471508387.57b56fa3d8443,w_600.jpg

1471508387.57b56fa3e4ba7,w_600.jpg

凯夫至今仍在继续他的“音符套装”系列,他在内容、形式和材料上不断地进行变换、出新,每件雕塑作品都按照常人的形状,将不同地区的布料、染过色的毛发、剑麻、塑料纽扣、玻璃珠、闪光饰片、羽毛等材料与元素整合在一起组合成动态的软雕塑,光彩耀眼,奇异靓丽。

凯夫从异国丰富的风情礼仪传统及服饰装饰中获取灵感,非洲的礼仪服装,印度洒红节的色彩,闪闪发光的海地标志,东南亚刺绣的奇异景象都是他创作的源泉。艺术家用舞蹈作为媒介来参与表演这些类似服装的作品。

他的装饰套装不仅作为静态雕塑的存在,而且还以表演、录像与摄影的方式展示于公众面前,用特殊的编织技法和自制盔甲来支撑整个雕塑,通过让模特穿戴这些雕塑,佩戴面具,形成各种的造型样式。

雕塑的色彩、质地与人体的运动、舒展的精神使得作品的意义超越了视觉效果本身,观众被那些绚丽而神秘的造型所吸引,通过对雕塑的视觉和触觉去感知与想象作品与自己的关系与意义。

软雕塑作为人的“第二层皮肤”,其丰富的材料色彩和构成遮蔽了种族、性别和等级的差别,表达了艺术家对大同世界、人类平等的向往与追求。

按凯夫自己的话说:“艺术是我们的救赎,它能治愈人类的创伤,帮助我们实现更美好的梦想。作为一个艺术家,我有责任用自己的能力为世界做这些雕塑。”

凯夫第一次创作“音符套装”的灵感来自于他的一次公园散步,凯夫每件作品的细节都传递出他对全球化消费心理的思考和乐观的态度,其艺术精神洋溢着生命和春天的气息,一切都是积极的正能量符号,他将雕塑、运动与声音进行了整合,使之浑然一体。

“音符套装”也被称作为“动作进行中的服装”,凯夫曾经是一名舞蹈家,兼任芝加哥艺术学院时尚及设计部分的主管,他不断探究现代舞蹈经验与纺织专业技术相结合的可能性。

557703876159477638.jpg

近十几年,凯夫的软雕塑持续在国内外巡展并获重要奖项。目前,凯夫正在创作一件题为“直至”(Until)的巨型雕塑装置,将于今年10月16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当代艺术博物馆(Mass MoCA)展出。届时,由数千个物件及数百万的玻璃珠构筑成的“音符套装”将耸立在足球场般的超大空间中。我们不难想象展览现场的情景:参观的人群似乎被吸入作品之中,直接走进雕塑的肚子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