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青年”李黎明如何一步步成为“编织皇后”

作者:潘真 时间:2016-04-10 07:22 栏目: 编织资讯 - 品牌故事 阅读:24236

原标题:《从中国传统里走出来的时尚“李黎明”》

钩针艺术服装

爱美好爱文学的李黎明

当李黎明终于以中国设计师身份站到了国际时尚舞台上,她会记得和手帕相联的童年细节么?

那年代,手帕还是日常用品,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要用的。买手帕,别人家的孩子买三分钱一块的普通样式,李黎明却总是买四角钱的。

因为,四角钱一块的手帕,边角上有刺绣花纹呀!

长大了,她喜欢去老牌的“鸿翔”买衣服,看中那一份与众不同的设计。衣服穿旧了,自己动手染成蓝色再穿……这些审美的情趣,在她生命最初的印记中,丝丝缕缕,勾勒出丰富的底色,与当时单调的蓝海洋大环境格格不入。

今天,李黎明回忆起来,给她的设计带来灵感的中国传统营养,不能漏了当年看闲书、上中文系打下的文学底子。

小时候,生长环境封闭,没有小伙伴可以一起玩,她躲在家里闷头看书,和女孩子气质相去甚远的鲁迅的书也读过。读书,使她愈发地不合群,退而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因此时不时地陷入抑郁,对身边万物的感觉却愈发敏锐,看到特别美的东西、特别好的品质,她会产生一种很复杂的感情,觉得那是昙花一现,令人感伤,想赶紧设法把那特别美好的保留下来。而中文系的阅读和写作课程,教给她最多的是,创作要言之有物,要挖掘最有情感的素材……

“文艺青年”李黎明,不像那时候的很多女孩子从小喜欢编织,不是因为喜欢而去干编织这一行的。“编织皇后”这个称号,在她听来也许过于婆婆妈妈,她并不受用。走上这条时尚艺术之路,纯属偶然。

编织皇后李黎明

1980年代初,李黎明上海电视台举办一个手编绒线服装大奖赛,正好朋友送来一斤当时流行的圈圈绒,她给年幼的女儿织了一件毛衣,就顺势参加了比赛,没想到一举夺冠。

这件获奖作品,老一辈的编织大师冯秋萍看了,鼓励她继续做,还带她一起办展览。这样,她就成了冯老师学生中的一个。学生们帮着老师编书,有人嫌枯燥,退出了,她坚持到底。老师身体不好,她帮着去科学会堂给全上海的妇女干部讲课。当时的中国,还没从长期闭塞的状态中走出来,中国人大多没见过世面。为了预备讲义,她去图书馆查资料,开始思考中国服装如何扬长避短走向世界。(相关阅读:海派绒线编结大师——冯秋萍

那时,李黎明30出头,风华正茂。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编辑注意到了她的编织作品,找上门去谈合作,此后每年“人美”都会推出三四本挂历。挂历上的模特,穿的都是她的作品。这些样式新颖别致的编织衫,一时间风靡了上海滩,仿冒者层出不穷。华联商厦热卖的“海军衫”“百花衫”,很多人一看就说“那不是李黎明的嘛”。除了挂历,她还出了《上海花边毛衣巧勾边》《编织皇后精品选》《李黎明时装编织艺术》等十多本书。

她终于发现,编织能够把自己感受到的美表现出来,成为一种艺术。

“李黎明”品牌打造走向世界的中国服装艺术

1994年,李黎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打出“李黎明”品牌,一门心思做起原创的手工编织服装。

做设计师越久,她的心越静,整个状态也越趋于物我两忘。这样的境界,使她能够敏锐触摸到人的心理,走在同行的前面,而不是看见流行了才跟风。

中国人太容易迷信外国大师,追赶国际潮流,“谁说中国不可能设计出好的服装,只能跟外国学,好的服装都在外国?其实,中国人有非常得天独厚的东西,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服饰斑斓瑰丽,是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编织服装作为中国服装文化的一个瑰宝,完全可以形成自己的品牌。”说到这些,她不禁激动起来,只因“从事这一行当的,或多或少都有一种使命感,都觉得中国的服装设计不应该不如人”。她就不信,中国的服装艺术不能走向世界。

身为非科班出身的设计师,李黎明不按规则出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总是让她的作品出奇制胜:由古代青瓷器展开联想的沙滩装,受精美巧克力包装纸启发设计的少女装,渗透少数民族风格的衣裙,借鉴油画华丽、高贵气韵的旗袍……她运用100%纯手工编织技艺,将时尚演绎到淋漓尽致。下一个又会是怎样的精彩?悬念,吊足了人们的胃口。

1997年,Valentino品牌在上海举办亚洲年会,邀请李黎明参与其静态和动态的时装展示。在那个美妙的夜晚,“李黎明”手编礼服与Valentino皮草珠联璧合,成就了一场最令人惊艳的压台表演。第二天,媒体发表评论:“皮草和手编是绝佳拍档!”

1998年,李黎明应邀赴日本大坂、神户等地,作“ 中国民族服装展示”。媒体称这是“来自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时装秀”。

那一年,李黎明还应邀去了香港参展。原创服装上了T型台,她照例成为媒体关注的中心。“你觉得今年服装流行的趋势是什么?”突然面对外国记者的提问,她没有一点思想准备,脑子里一片空白,突然迸出答非所问的一句话:“我希望今天是在巴黎的舞台上!”脱口而出的,往往是真心话。而且,这绝对是她平素的言说方式、思考方式。第二天,美联社报道了这句话,标题十分醒目:“中国设计师:第一步,香港;第二步,巴黎。”美国记者,太善解人意了!

1999、2001年,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设计师代表,李黎明两次应邀参加“香港时装节——亚洲设计师天地”时装秀,美国CNN广播电视台的专题采访盛赞“‘李黎明’手编时装是中国最具潜力的民族服饰精华”。2002年,作为唯一的中国服装设计师,李黎明收到意大利时装周的邀请。上海市政府派出的演出团借了她的作品去展示,引起西方人对中国编织服装的浓厚兴趣。

2006年,李黎明携作品亮相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颁奖主会场。那是一个国际品牌店云集的地方。持票者鱼贯而入,场内红地毯上站了700多位嘉宾,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没有票的,则拥挤在广场上翘首观看录象。这是中国时装设计师首次在戛纳进行个人专场作品发布,同台展示的是国际品牌Valentino、Christian Lacroix、Ferragamo等。

2007年,作为中国设计师代表,李黎明在奥地利维也纳“中国时装周”上做专场展示。李黎明的编织服装,是奥地利专门选中的。此次展演了49套服装,大部分是最新推出的款式。色彩上,强调以黑白为主,突出现代感;线条上,表现委婉、流畅; 风格上,展示女性的自信和柔美。具有丰富想象力的设计、融合东西方艺术的独特风格,引起观众的追捧。奥地利教育艺术文化部部长甚至赞赏道:“这场时装秀,震撼了整个欧洲!”

李黎明的设计,始终走在前列。她巧用钩针、棒针的针法, 变化多端,又在材料、色彩、造型、款式、工艺及绣饰搭配等方面下功夫,应用不规则的排列、多色彩的组合,立体贴花,巧妙绣缀,自由流动的图案等技法,变幻出针法与色彩相结合的现代画风格、凹凸浮雕的立体效果,透露适宜、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她首创的手工编织泳装系列,成了“李黎明”标志性的代表作。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变。”秉承这一理念,20 年来,她拒绝加工订单,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形成品牌优势。

“我是中国设计师,我要表现的是我在我们这块土地上的独特的感受。”这样的李黎明,正应验了那句“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2009年,“李黎明手工编织”进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上海熏依社画廊邀请中国设计师李黎明,联袂日本艺术家此木三红大,开启了艺术与设计跨界展。

这一年,当李黎明在温哥华时装周秋冬时装发布上亮相时, 她再一次给世界带去惊喜:80多套最新作品,一半延续了精致、柔美,另一半则试图表现豪放、随性。其中一组,钩棒针结合, 创造出厚薄面料的对比效果,加上硬朗的直线条勾勒、绚烂的油画色彩,呈现中国大西北风情。背景音乐,是一曲深沉悠远的蒙古长调……

▼温哥华2013时装周 李黎明作品

钩针礼服裙

钩针长裙

1460272388.5709fd045b37f,w_600.jpg

1460272391.5709fd0734c43,w_600.jpg

1460272392.5709fd08135ff,w_600.jpg

1460272392.5709fd084b69e,w_600.jpg

1460272395.5709fd0b1d64d,w_600.jpg

1460272395.5709fd0b9d420,w_600.jpg

钩针青花长裙

1460272397.5709fd0dee385,w_600.jpg


相关阅读